2021-10-14|閱讀量:702
入秋以后,天氣一日涼爽過一日,在即將到來的重陽節,便是下半年中陽氣最旺盛的一天。因為九,在《易經》中為極陽之數。九月初九,兩個九,兩個陽,便為“重陽”。
在古代,重陽節與除夕節、清明節、中元節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在這一天,除了登高、曬秋、賞菊以外,還有敬老的涵義。
佳節又重陽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父母、長輩給予了我們無數的愛。無論身在何處,也應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雷哲系統門窗提醒您: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知道后悔。
登高: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在這天就有登高眺遠的習俗,這其實是一種野游,為我國人民一種傳統的體育活動。
賞菊、飲菊花酒: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據說,菊花酒都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準備的,重陽節這天人們會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釀酒的糧食中,放置第二年重陽喝。菊花茶也有明目、利血等多種功效。
吃重陽糕:
“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還。”可見自古時起,就已經有這種習俗了。其制作過程也是十分講究的。
插茱萸: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按古人的習慣,在九月九日這天人們就會臂上佩戴著插著茱萸的香囊,爬山登高,以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提到重陽節,廣為人知的王維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實際上,為了弘揚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尊老、愛老、孝老的文化精髓,1989年我國就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
對任何人來說
最溫暖的地方永遠是
“家”
無論室外如何寒風凜冽
總有一個溫暖的歸處住在心間
那里有爸爸的手掌傳遞來的熱度
有媽媽親密貼臉相擁給予的溫柔
打開一扇門,給你一世界
家,從推開門的那一刻開始溫暖無比
家里有一方小小客廳
一張方桌,幾張沙發
一家大大小小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與父母促膝長談
你們有孝順的心意,我“門”有守護的能力!
如果今年的你
也不能陪伴左右
那就讓雷哲系統門窗將安心和溫暖
連同你對家的愛帶到老人的身邊
用匠心給老人一個健康溫暖的家
歲歲重陽,今有重陽
雷哲系統門窗愿意陪伴你和你的家人
不止一個重陽節